“真的太意外了。”最近,某自主品牌組織了一批國內經銷商,專程前往埃及考察。回來以后,一位杭州的4S店老總大呼“想不到”,“原來咱們中國的品牌,在國外可以賣得這么好。”
國內銷量同比下降,出口數量大幅增長,讓不少汽車自主品牌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一方面下調本年度國內市場的銷售目標,一方面上調出口數量目標,這是很多自主品牌最近都在做的事情。
國外熱銷,自主品牌加價銷售
中國車在國內賣得好,真不是說說的。以那這位杭州4S店老總的親身經歷來講,“我們到埃及的時候,自己都很詫異,原來中國的汽車品牌,在國外的地位能這么高。市長親自接待、全程陪同;當地辦一個車展,我們的展區(qū),和很多國際知名汽車品牌放在一起……”
另一家自主品牌,今年主打南美市場。“在巴西,我們的車基本上市進關一輛,被搶走一輛。與很多進口熱銷車在中國的策略一樣,我們在巴西也采取了訂單式銷售的策略,加價也是家常便飯的事情。加價多的時候,1.5萬美元的車,可以賣1.8萬美元,加價幅度達到20%?!?BR> 自主品牌在國外市場的熱銷,也體現(xiàn)在利潤率上。“今年,國內市場的競爭特別激烈。我們在國內的經銷商,基本上是平價銷售,甚至虧本銷售??墒呛M馐袌鼍筒煌恕Yu得好,價格就很堅挺,有時還調高指導價。一進一出,價格可以相差30%左右。哪怕除去關稅和其他費用,同樣一輛車,在海外的售價可以比在國內高兩成?!?BR> 銷售目標“內降外升”
據中汽協(xié)統(tǒng)計,今年上半年中國整車生產企業(yè)出口38.1萬輛,同比增長近57%,其中奇瑞、江淮、長城在乘用車出口上表現(xiàn)出色。6月,中國出口整車8.24萬輛,已經創(chuàng)造了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值。
中國自主品牌在海外的表現(xiàn),確實與他們在本土市場的表現(xiàn)大相徑庭。中汽協(xié)的統(tǒng)計顯示 ,7月份,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36.5萬輛,環(huán)比下降18%,同比下降3%,其市場占有率降為36%,跌至近年來的最低水平。多家自主品牌的領軍企業(yè),今年上半年都沒有完成預期目標。
因此,降低國內目標,調高出口目標,成了不少品牌的調整方向。近期,兩家自主品牌車企宣布,下調了2011年度的銷售目標。相反,另一家自主品牌銷售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,由于上半年出口的任務已經完成過半,公司準備把今年的出口目標調高20%?!罢漳壳暗那闆r來看,完成應該不成問題?!?BR> 隨著出口業(yè)務高增長,各大車企也紛紛考慮擴大海外擴張。奇瑞汽車透露,奇瑞汽車巴西獨資工廠已經開工奠基,將于2013年9月份建成投產。江淮汽車擬在巴西投資6億美元興建工廠,力帆汽車在伊拉克的工廠正式啟動,它是力帆在伊拉克最大的汽車分銷公司之一,在伊拉克覆蓋超過60%。
海外突圍,或許是個好方法
今年上半年,比起國內市場銷售慘淡,中國汽車的出口形勢可謂如火如荼。訂單排隊、加價銷售,在中國這可是少數品牌和車型才能享受到的“待遇”,沒想到跨出國境,我們也做得到。
本有些惋惜,自主品牌在本土市場花了那么大力氣,投入那么多財力物力,收效卻不明顯。倒是國外市場無心插柳,反而結出了豐盛的果實??赊D念一想,國際的豪華品牌,境遇不也類似嗎——歐美市場銷售萎靡,反而位于“海外”的中國,把自己的“本土”給比下去了。論“墻內開花墻外香”的程度,它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所以我覺得,今年以來出口銷量大增,對國內不少自主品牌來說是件好事。一來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,分攤了在國內市場的壓力;二來車企培養(yǎng)海外市場也是必須的。因為沒有人能保證,某個國家、或者某個地區(qū)的汽車市場能時刻保持高增長。與其在一棵樹上吊死,不如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。
不過,去年以來中國車企曾掀起一股海外并購風潮,可最終的結果卻是盈少虧多。從這一點上,不少國際車企的經驗倒是可以參考。很多歐美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,花了十多年時間才有今天。我想,這也是很多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應該學習和借鑒的。